您现在的位置:天利高考网 > 高考资讯 > 最新资讯

中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音

来源:www.grq6.com 2025-03-13

最新资讯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是高初中生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知识,现在中国以有44项非遗名录(名册),北京高考考试在线团队特意整理了南音的有关常识,帮助同学们知道学习。

中国非遗:中国44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大全

最新要点:2025年北京高考考试各科目要点大全

高考考试语文备考,除去平时学习外,还要借用一些资料来达成语文成绩的提高,因此,北京高考考试在线团队特意制作了以下资料:

《北京高考考试语文必背篇目》电子版资料,免费领取,快快点击下方链接领取吧!

https://www.gaokzx.com/form?id=376promotionId=49

中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音

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素有集历代古乐之精华,蓄宋元南戏之雅韵的美称,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活化石。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福建闽南区域的传统音乐,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来自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国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汉族音乐。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区域,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备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起来自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便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维持在唐宋时期的特点。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时候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是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南乐乃就流传地域而言,弦管指南管音乐以丝竹箫弦为主要演奏乐器,古时候大多称弦管;郎君乐、郎君唱指的是南管乐者祀奉孟府郎君为乐神。还有称锦曲、五音等。

2006年网络情人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II-71。2009年十月1日,福建南音(泉州弦管)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渊源

中国黄河流域的中原古乐的很多遗响与南音有相似之处,如先奏的五音之乐、音阶与宫调理论;宫角绕商等多重角的旋法特征;汉代的谱式记号及汉蔺相和歌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之演唱演奏形式;清商三调、相和五调等等均能在南音之中找其踪影。泉州有不少南音组织。据记载,最早当属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的晋江深沪御宾南音社了。早期泉州区的南音组织有筠竹轩、灵裳阁、升平奏、回风阁及回风阁会所等。

起源

一般觉得南曲起来自于唐,形成于宋:

(1)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字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字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类剧目。

进步

元朝时,文人加入戏曲创作,南音一方面吸取元曲之内容,一方面模仿其风格从事创作。及至五大传奇《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及《杀狗记》产生后,更丰富南音曲文;除此之外各地声腔亦为南音所吸收、融合。至明代中叶将来,时尚于江浙一带昆山腔、弋阳腔传入闽南,亦为南音所吸收,而创作亦日渐增多,迄清代,南音已相当成熟。

乐器

泉州南音以南箫,南琵琶、三弦、二弦及拍板的坐奏称顶四管,以南嗳(唢呐)南琵琶、三弦、二弦及拍板的坐奏和响盏、小叫(狗叫)、木鱼(铎)、双铃、四宝及扁鼓等乐器的立奏合称下四管。在惠安一带有用云锣、铜钟、小钗和笙等。

南音所用的主要乐器南箫又称尺八,十目九节,其长0.6米,音孔前五后一,延用唐箫规制,音色优雅浑厚、柔和优美。泉州南箫与如今日本专门采集民间乐器的博物馆正仓院保存的唐制尺八形制一样,日本尺八是中国隋唐年代和南宋年代传过去的。

南琵琶,是维持唐代形制的曲项琵琶,南琶横抱(《明刊三种》所载为斜抱),有别于北方琵琶(竖抱),弹奏时低音淳厚沉抑、中音明快柔和、高音坚实清脆、紧张尖锐演奏南曲的。和泉州开元寺内的飞天乐伎及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造型十分相似。

南音的二弦与魏晋奚琴相似,琴杆、琴筒、琴轸均为竹制,琴弓亦为竹丝,音色柔和甜美,其声极为古朴。

三弦中、低音浑厚坚实、高音响亮。

拍板与唐以前的节相同,由五块荔木片串成,演唱者双手执拍板,于乐曲强拍处撩拍。

而用闽南话演唱南曲,其中就有很多中原古语的词语和音韵完好地保存到今天。

特征

据学者研究考证,从南音的曲牌名字、格调韵味和所用乐器的制造特征、演奏姿势等方面看,都足以说明南音与唐宋大曲、法曲、宋词、元散曲有着密切关系,是一部立体的中国古时候音乐史。它保留着唐宋古典曲牌,有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间或融入某种异域情调。

泉州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这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其工尺谱记法自成体系,是古时候音乐记写形制之遗存。横抱演奏的曲颈琵琶、十目九节的洞箫、二弦、三弦击拍板等,也都因袭古乐器遗制。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两千余首,蕴含了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内容。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南曲曲调优美,步伐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

它汇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取了元曲、戈阳腔的专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会一体而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特别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大家如痴如醉的心田。因为南音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具备曲调优美、易学易唱的特征,因而在闽南和国外拥有海量的知音。

南音到今天保留着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演唱形式。宋元时期,海上丝绸的道路风靡,南音也伴随华侨华人的足迹流传到东南亚,远达欧美。

规制礼仪

古时南音演唱需搭盖锦棚,上面悬挂御前清客横彩(后衍为御前清曲),横彩边挂一对或一盏木质宫灯,台中放置五把太师椅,两只木雕小型金狮子(现衍为四只),左旁立一绣有黄龙的凉伞,一应摆设,可谓张灯结彩、金碧辉煌。这所有都来自于清朝中后期开始流传的泉州南音晋京演奏受康熙皇帝恩宠的故事。泉州南音乐器以琵琶最为要紧,演奏开始时应由琵琶弹奏者先行上台入座,其他乐器弹奏者方可就位,据传闻以前琵琶弹奏者是坐在演唱者左侧(即目前吹洞箫者之位),根据泉州的风俗习惯,此为大位,后来传闻五少芳贤晋京为康熙皇帝演奏时,康熙皇帝曾将洞箫接过来学吹,此后,大位就让给吹箫者了。南音乐手脚踏金狮,这也和泉州南音晋京演奏的故事有关,南音演奏时,弹琵琶、二弦者为预防乐器滑落,总是将大腿盘上(跷二郎腿),相传在御苑演奏时,在皇帝面前跷起二郎腿有失礼仪,康熙皇帝于是命太监将龙椅之前的两只金狮子拿下来,一只放在弹琵琶的脚前,一只放在弹奏二弦的脚前,让他们垫脚,以防乐器滑落,故南音乐手有脚踏金狮的荣耀。泉州南音演奏时,有起指、宿谱的规矩,开始演奏时要奏指套(嗳仔指或箫指),继而唱曲,最后以演奏纯器乐曲(谱)作煞尾,完成一场演奏。以前泉州南音演奏还讲究和谐协韵,唱曲时,要以同一滚门(调高)的曲子接续连唱,若要换唱另一滚门的曲子,要以连缀不同滚门的曲子作为过枝曲加以过渡,才不致于背韵。泉州南音演奏者衣着讲究,行为举止皆有礼法。古时南音演唱、演奏者皆为男士,需着长袍马褂上台,坐太师椅,举止有度。现时亦有穿背心、短裤、拖鞋者不可以上台的规矩。

祖师信仰

泉州南音尊崇后蜀皇帝孟昶为祖师,南音喜好者自称郎君子弟,是很独特的行业祖师信仰,有异于泉州戏曲界其他戏曲如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等崇拜戏神田公元帅(雷海青),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要紧课题。

孟昶,五代时后蜀国君,后蜀打造者孟知祥第三子,公元934年即位。宋乾德三年(965年),宋兵攻入成都,后蜀兵败之后,孟昶乃命李吴草表以降宋。孟昶降宋后不久即亡。孟昶死后,其妃花蕊夫人被宋太祖召纳入宫。因孟昶美丰仪,喜猎,善弹,好属文,尤工声曲,花蕊夫人心生怀念,私绘孟昶像以祠,被宋太祖见到并问是何神仙,花蕊夫人称其张仙,说:奉此神者,多子。宋太祖即焚香拜祝,传说后来果然生子,乃敕封为郎君大仙,特赐春秋二祭。花蕊夫人著有《宫词》一五六首,其中有不少记述孟昶御制新曲之事,如:

御制新翻曲子成,六宫才唱未知名。尽将觱篥来抄谱,先按君王玉笛声。可能正是由于孟昶善弹,好属文,尤工声曲,御制新曲的原故,才使得泉州南音子弟将之奉为祖师爷。

旧时南音馆阁都悬挂有郎君爷神像和南音先贤名录,每年阴历8月12日孟昶祭日及春秋时节,必举行规仪隆重的祭郎君仪式与祀先贤仪式。与传统的祭郎君仪式有着严格的仪流程序,一般在下午五点左右进行,摆设香案。祭器和祭品,以上四管形式坏立于郎君爷像前奏乐,奏乐完毕,即开始正式的祭典仪式,由司仪唱仪,馆阁负责人或资深教授(南音老师)主祭。郎君祭仪式完成后,接着祭祀著名的南音乐师五少芳贤和本馆阁已去世的历代南音先贤,祭典规仪和祭郎君基本相同。

泉州南音馆阁、社团间往来有一种非常独特的风俗,称拜馆,当南音弦友到达另一南音馆阁时,需先行香礼拜主方馆阁内奉祀的郎君爷,之后才整弦演奏联谊。

南音曲词的内容大致可分为抒情、写景、叙事三类。,主要取材于唐传奇、话本和宋元及明代戏剧人物故事,其中《山险峻》《出汉关》《共君断约》《因送哥嫂》等曲目广为流传。

传承保护

有关政府历来十分看重南音的保护与弘扬,将它摆上经济社会进步的要紧地方。2002年,泉州启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南音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并把申报的过程作为保护与弘扬的过程,如拟定推行泉州南音艺术保护与振兴的决定,拓展南音社团的普查和南音专业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与报批,支持文化部门出版或发表一批弦管典籍与研究论著等。泉州政府投资建设的泉州戏曲、南音陈列馆和泉州南音艺苑已先后落成启用;专业团体和民间社团也多次晋京和出境、出国交流与演唱,产生好的影响。泉州周围各县市、各乡镇亦几乎都有南音社团组织。尤其是在比较富裕的乡镇,南音社团活动则尤为活跃,被誉为南音穴的浮桥镇就是其中一例。

2006年网络情人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福建泉州南音乐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2009年十月1日,南音(泉州弦管)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时距2002年5月泉州正式启动泉州南音申报工作已有近8年的时间。

在欢庆中国六十华诞的日子里,泉州南音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泉州师范学院为南音中华出色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泉州艺术馆(泉州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中心、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厦门南乐团获得南音保护单位资格。

声明:本文由北京高考考试在线团队(官方公众号:bjgkzx)排版编辑,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准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热点专题

  • 中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音
  • 2023-2024近两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京招生计划及专业
  • 2024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江苏2025年中职职教高

[]进入“后高考考试时期